網路成癮症(IAD),一種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涉及耐受性(tolerance);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情緒障礙(affective disturbances)與社交關係的中斷,是一種當前的問題,在網路使用更加常見。
在日常生活當中愈來愈重要,每日人們存取不同的線上資源。對(已沈溺的)人而言,這些利益變成一種損害。
特別是誰在使用(utilize)網際網路這方面。有些人說網際網路會讓人上癮擾亂一個人的生活的還會影響到周遭的那些人。其餘則表示,並沒有『網路成癮症』...。不管那是否為一種真實的疾病,,網際網路已經擾亂了許多人的生活。誰該為這種疾病受到指責呢?是網路公司或是個人?解決辦法並非禁止網際網路,如同對心理會產生影響的藥物一樣。現存的簡單預防方法可以減少網際網路使用的負面效果。
研究顯示,青少年「沉迷」網路,罹患憂鬱症機率是自制者的逾2倍。研究結果公布在「兒童與青少年醫藥檔案」(Archives of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Medicine)期刊。以問卷方式調查廣州1041名青少年,了解他們是否無法克制上網,並評估焦慮和憂鬱情形。結果,大部分、即超過940名青少年,上網情況正常,不過62人(6.2%)被歸類為輕度上網失控,另有2人(0.2%)重度失控。
9個月後評估發現,上網失控的人,罹患憂鬱症機率是一般人2.5倍。排除學業壓力,上網成癮者憂鬱症機率仍是一般人的1.5倍。結論指出:「結果顯示,年輕人一開始可能沒有心理健康問題,但沈迷網路最終可能引發憂鬱。」
網路成癮症
定義:在1995年紐約精神科醫師Ivan Glodberg 提出網路成癮(IAD;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是形容過度使用網路而幸福感上有所欠缺的人。
臨床特質:
1.重複成癮行為:沉迷於某種遊戲或活動,自己也難以掌控。
2.焦慮特質:個性容易緊張或焦慮,對別人的眼光十分在意且敏感。
3.衝動控制障礙:小時後曾經被診斷過動兒或衝動控制困難的特質。
4.網路性成癮:指迷戀情色網站與圖片。
5.網路人際關係成癮:以聊天室或網路交友來取代現實。
6.網路強迫症:是不斷地進行網路購物或賭博。
7.資訊缺乏恐慌症:因害怕資訊不足,而不停地網路漫遊或搜尋資訊。
8.電腦成癮症:指程式設計師一再地沉迷於程式設計。
1.重複成癮行為:沉迷於某種遊戲或活動,自己也難以掌控。
2.焦慮特質:個性容易緊張或焦慮,對別人的眼光十分在意且敏感。
3.衝動控制障礙:小時後曾經被診斷過動兒或衝動控制困難的特質。
4.網路性成癮:指迷戀情色網站與圖片。
5.網路人際關係成癮:以聊天室或網路交友來取代現實。
6.網路強迫症:是不斷地進行網路購物或賭博。
7.資訊缺乏恐慌症:因害怕資訊不足,而不停地網路漫遊或搜尋資訊。
8.電腦成癮症:指程式設計師一再地沉迷於程式設計。
診斷標準:根據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則設定八項檢測標準,只要符合其中五項,就初步符合診斷;如果每周上網時間超過四十小時,更加符合診斷的確定性。
八項標準如下:
Q1. 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Q2. 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Q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Q4. 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脾氣。
Q5. 花費在網上的時間總比預期的要長久。
Q6. 為了上網,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
Q7. 曾向家人或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
Q8. 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Q2. 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Q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Q4. 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脾氣。
Q5. 花費在網上的時間總比預期的要長久。
Q6. 為了上網,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
Q7. 曾向家人或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
Q8. 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診斷自己#####我有些微成癮症
處理原則:
1. 藥物治療
2. 個別心理治療
3. 認知行為治療
4. 團體心理治療